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尤其是當你成為一個媽媽以后,生活中到處都是一地雞毛;即使這樣,媽媽也不會放棄,她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你的生活明朗且溫暖。
生活在大陸上海,各種消費都是比較高的,尤其是房價,可能是很多普通人窮其一生都達不到的,更別提上海的學區房了。
但是這位寶媽就比較個性,為了讓三個孩子上下學更舒適,她花36萬元(162萬新臺幣)買下并改造了這臺房車,每天用它接送孩子上下學。
她說:這臺房車就是她和三個女兒的小天地,即使外面狂風暴雨,但是只要躲在房車里,依然是舒適和愜意。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帶著三個孩子的寶媽應該是疲憊的,甚至是「痛苦」的,撿不完的一地雞毛在女主的努力下卻有了別樣的幸福,她也把瑣碎的生活過成了別人羨慕的樣子。
女主一家生活在上海,有三個女兒,但是三個孩子之間的年齡差有點大,國中、小學、幼兒園;上課時間、地點都不一樣,所以即使家里有阿姨幫忙,之前的每天都是焦頭爛額的,不僅大人鬧心,孩子也少了很多睡眠和玩耍的時間。
每次看著女兒吃早飯還在打瞌睡的時候,她都忍不住心疼,于是就買下了這輛房車,經過改造后,把它變成了一個「移動的家」。
在這之前,女主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六點鐘喊大女兒起來吃早飯同時二女兒也要跟著起床,女主要同時送兩個女兒去學校,小女兒由阿姨送去幼兒園,用她的話來說每天早上忙的跟「打仗」一樣。
現在有了房車以后,一切就不一樣了,女主早上可以六點鐘起床后先把房車的暖氣打開,喊兩個大女兒起床,然后再把最小的妹妹抱到房車上,前一天晚上準備的早餐在房車上加熱一下就可以吃了。
從家里到大女兒的學校,這個過程中,最小的妹妹依然在美夢中,二寶也可以多睡一會,早餐也不用趕,大女兒還能在車上晨讀一會。
三個孩子的放學時間也不一樣,通常女主都是先從幼兒園接上最小的妹妹然后去接二寶,二寶比大寶提前一個小時放學,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在房車上寫作業或者在大寶學校旁的空地上練習一下新學的舞蹈動作。
大寶五點半放學,但是興趣班是六點半,這一個小時的時間,大寶可以在房車上吃晚飯、寫作業,時間一點也不浪費。
除了日常生活學習方便以外,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也因為房車發生了很多改變。
以前出去旅游都是大包小包的,即使自駕游也不是很舒服,現在有了房車,寬敞又舒服,周末可以周邊游,節假日還可以長途旅游。
女主說,女孩子一定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然你會以為你在這個城市就是全世界。
說起這臺房車,其實它還是女主親自設計改造的,因為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樣的效果,需要什麼樣的功能,傳統的設計并不能滿足她。
在房車的設計改造中,女主把所有的細節都考慮到了。
副駕駛后面是一臺小冰箱,里面裝著孩子們喜歡吃的水果還有飲料,平常在等孩子的過程中女主也會自己喝上一杯飲料,享受一下屬于自己的時光。
再往里走就是廚房,一部分臺面是可以直接掀起來的,下面就是洗菜池,上面還有調料置物架,考慮到安全問題所以每一個調料瓶都用隱形膠粘住了防止行駛過程中翻到。
在調料置物架旁邊還有一個小微波爐,平常加熱簡餐很方便。
別看廚房區域小,但是臨時使用,絕對夠了。
廚房的對面是衛生間,空間雖小但是功能齊全,毛巾架、移動式馬桶、淋浴甚至連洗烘一體機都有,這樣的配置,我感覺長期住在這個房車上都沒有問題了。
整個房車的主角就是最內側的臥室兼客廳了,全部放下來以后有1.8*1.9m,妥妥的一個大床,母女四人躺在上面都沒有問題。
看完上海這個媽媽的房車生活,確實讓很多人羨慕和佩服,不過女主卻很理智的告訴大家不要沖動的學她,畢竟這其中關系到的實際問題有很多比如停車問題、費用問題、充電問題等等。
寫在最后:女主說自己并不是闊太太,只不過她是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愿意花心思和精力讓孩子過上更舒適、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