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老奶奶,一人住深山31年,105歲一日三頓肉,做飯有「講究」

song 2022/11/09 檢舉 我要評論

深山之中住著一位老奶奶,她已經年過百旬,本該頤養天年的年紀,卻獨居于深山小屋,居住條件可謂是簡陋。

據說這位湯奶奶自74歲起就一人住深山,到現在長達31年,這其中有什麼隱情讓湯奶奶一直守候在深山小屋呢?

湯奶奶和丈夫一頭扎進深山,四周山林眾多。憑借自身努力,組織了他們的小家,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可這其中的奮斗滋味,只有他們夫妻自己才能知道。

在丈夫離世之后,湯奶奶仍然住在那個小屋里,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城市的繁華之景她毫不留戀,只想在深山之中享受美好。

而深山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湯奶奶如此留戀?

一對新婚夫妻,毅然奔赴大山深處

很多年前,年輕貌美的湯奶奶嫁給了她的丈夫。

兩個人十分相愛,然而生活的重擔卻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夫妻兩個人都是窮苦人家的孩子,而且兄弟姐妹有很多,即使生活困難也不會得到家人的幫助,畢竟實際情況都較為相似。

湯奶奶和丈夫四處奔走,只為了擁有一處自己的房子。

可是房子的價格都太高了,他們拿不出那麼多錢,夫妻兩個人經常風餐露宿,躲在別人的屋檐下。

為了快點擁有自己的房屋,夫妻倆干活十分賣力,每一天都有收入,一分一分地攢著錢。

轉眼間,冬天就要來了,居無定所的他們該如何度過寒冷的冬天。

這一天,雇主看他們實在可憐,有了惻隱之心。

雇主告訴他們山上還有一處菜園需要有人照看,只是路程很是遙遠。

湯奶奶和丈夫思考了很久,山里他們也是不愿意去的。

雇主第二次找到他們說那里有一間破茅草屋,不用擔心沒有住處。

此話一出,湯奶奶和丈夫有些激動了,他們果斷答應前往深山。

因為路程較遠,兩個人走了好幾天的時間,等他們到達菜園子的時候,眼前的景象令人激動。

一大片菜園子的旁邊有一個破敗的茅草屋,看上去已經使用了好幾年。

雖然破舊程度較大,但是夫妻二人已經很滿足了。

丈夫先去查看了菜園子的情況,湯奶奶則收拾著小屋子。

菜園子的長勢很好,平日里夫妻二人也可以享用這些蔬菜。

只是屋子的情況不容樂觀,但這難不倒湯奶奶的丈夫,他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十分勤勞。

丈夫親自找來一些木塊,把他們打造成了一些板凳,桌子和床也進行了加固。

一切準備就緒,新的生活即將開始,大山深處,夕陽西下,一對年輕的夫妻相擁在一起欣賞美麗的景色。

生活艱難困苦,新的生命帶來希望

湯奶奶和丈夫開始安心在這里住下來,將菜園子照顧得很是出彩,雇主為此對他們十分滿意,并將工資漲了起來。

隨著在大山里生活的時間越來越長,夫妻兩個人也熟悉了周圍的環境。

他們驚喜地發現,還有其他人住在深山里。

每個人都很純樸善良,只是深山太大了,他們居住的地方距離都有些遠。

然而深山生活簡單且枯燥,這使得他們不得不聚集在一起聊天解乏。

深山里有一處泉水,大家總是可以不約而同地在這里相遇。

每到這時,湯奶奶和其他女人都會歇歇腳,打趣上一些時間,他們的鄰里關系越來越好。

這一年,湯奶奶懷孕了。她的丈夫激動極了,他們終于有了生命的延續。

可能是第一個孩子,夫妻很是小心,還經常討論孩子以后的事情。

當時的條件太差了,湯奶奶在懷孕期間仍然不停地干活,丈夫雖然心疼妻子,但是為了生計也只能如此。

時間在一天天溜走,湯奶奶的肚子也越來越大。

十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湯奶奶正在忙碌的為丈夫準備飯菜,突然覺得肚子很痛,然后孩子就悄悄的來到了他們的家。

湯奶奶在自己家里獨自生下了孩子,默默地承受了產子之痛。

當丈夫回家后看到躺在床上的小男孩,眼睛都亮了起來,她的丈夫很高興,親自為兒子取了名字。

第二天天色還未亮時,丈夫出門去撿木材,在茅草屋的空地上修了一張大床。

湯奶奶還責怪丈夫瞎折騰,丈夫則笑嘻嘻地和她說,為孩子們準備的床。

貧困家庭的婦女很是艱辛,生完寶寶的湯奶奶仍然在做家務。

丈夫每天照顧菜園子,而湯奶奶只能盡力做好家庭的事情。

家有孩子呀呀學語,外有丈夫辛勤工作,湯奶奶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幸福降臨小家,攢錢買下破舊房屋

雇主對湯奶奶的丈夫很不錯,看著他辛勤工作,爽快地漲了工資。

這對于處于上升期的小家庭來說,可謂是雪中送炭了。

又過了幾年,湯奶奶和丈夫已經有了好幾個孩子。

兩個人閑暇之余,看著孩子們很是開心,身上的疲憊都減輕了不少。

可能是出生于貧困家庭,孩子們也很懂事,他們總是跟在父母的身后,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湯奶奶和丈夫這些年一直在攢錢,還是希望可以擁有一所屬于自己的房子。

雖然日子過得苦了一些,卻從不缺少幸福。

終于有一天,他們手里有了一些積蓄,夫妻兩個人一起思考房屋要買在哪里,看著眼前的菜園依依不舍,丈夫突然說雇主對他們有恩,不能這時離開。

于是湯奶奶的丈夫去找到了雇主,商量著想買下茅草屋。

雇主很懂他們的心情,表示愿意低價賣給他們夫妻,兩個人十分感激,照顧菜園更加用心起來。

看著茅草屋一天天破舊下去,而且還會出現漏雨的現象,湯奶奶的丈夫決定修房子,自己建造一所好房子。

他們準備了好久,磚塊、砂石等材料,空余時間就在茅草屋的地方新建房屋。

一磚一瓦都傾注著他們的心血,每一個地方都是經過深思熟慮,過了好幾個月,他們的新房子終于建好了。

平淡樸實生活,老伴突然撒手人寰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很多年,一家人在三間大瓦房里盡享人生歡樂。

湯奶奶和丈夫共有六個子女,他們每一個人都在這里成長和生活。

老兩口靠著看菜園子的收入,供他們上學,用知識改變命運,好在子女也很爭氣,這讓湯奶奶和丈夫更加欣慰。

然而小鷹總是會長大,他們要離開家飛翔。即使孩子們長大了,他們還記得在這里生活的每一天。

孩子們離開了深山,前往大城市去發展,家鄉只有湯奶奶和丈夫為伴。

夫妻兩個人從心里為孩子們高興,然而就是不愿意離開自己親手修起的房子。

這樣又過了許多年,湯奶奶和老伴也漸漸老去。

湯奶奶的丈夫病了,但是他們仍然堅持要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不論兒女如何勸說,湯奶奶的丈夫都固執地要在深山養病。

擅長做飯的湯奶奶陪伴著丈夫,做著各種各樣的美食。

孩子們在閑暇之余總是抽出時間回到深山看望父親,可是湯奶奶的丈夫還是去世了。

只留下了湯奶奶一個人,孩子們不放心,想盡辦法讓湯奶奶去城市居住,都被湯奶奶一口回絕了。

或許是因為老伴剛剛去世,湯奶奶不忍離去,孩子們決定過一段時間再去勸說,然而每一次湯奶奶的答案都是「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原來和湯奶奶住在一起的老鄰居都紛紛搬走了,只有三間瓦房還佇立在深山之中。

湯奶奶的子女很不放心她一個人獨居,一直想接她同住。

子女們也已經兒孫滿堂,湯奶奶不想給他們添麻煩,堅守在深山小屋。

做父母的人總是為孩子考慮,總怕成為他們的負擔,而這片深山也早已成了湯奶奶和老伴的故鄉。

105歲一日三頓肉,做飯有「講究」

湯奶奶的老伴已經去世三十年之久,而湯奶奶也獨居生活了這麼多年。

從74歲到105歲,湯奶奶一直居住在大山深處,子女們無數次想帶湯奶奶離開,可倔強的湯奶奶從未答應。

城市的生活條件更好,有利于老年人休養生息。然而湯奶奶覺得自己的家更好,這里有和老伴的所有回憶。

新婚夫妻毅然走進深山,人生中的大部分時光都在這里度過。房子可以說是湯奶奶的精神寄托,守住房子就像和老伴永遠在一起。

湯奶奶雖然年紀大了,可是身體硬朗,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她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十分干凈,孩子們也總來看望她,帶著許多的食物,所以湯奶奶也不缺吃食。

因為平時經常只有湯奶奶一個人,不免有一些落寞,于是湯奶奶和年輕時一樣,自己種蔬菜,品嘗綠色的味道。

她自己可以做出很多拿手好菜,味道很好,子女們每次來家里看望她,都可以吃到美味的佳肴。

蔬菜可以吃到新鮮的自種品,肉類由孩子們定期帶過來,所以湯奶奶在一百多歲時胃口依然特別好。

湯奶奶在做飯時有自己的小秘訣,她的菜品色香味俱全。

因為深山的條件不是很好,為了飲食安全問題,湯奶奶養成了一個做飯的習慣,那就是不管蔬菜還是肉類,她都喜歡用開水先燙一次。

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殺死蟲卵,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其實湯奶奶最喜歡吃魚,軟軟的魚肉很適合老人食用。

湯奶奶從來不會因為家里只有一個人而做飯簡單,她會隨著自己的心意制作菜品,飯后可以曬曬太陽,喝喝茶,生活得十分自在。

雖然湯奶奶一個人住在大山深處,但她并不孤單。

她堅強的守護著屬于她和老伴的小幸福,很多年都過著簡單的生活,也祝愿湯奶奶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平安順遂。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