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90后小哥,把女兒放在外賣箱里送外賣,現在過得怎麼樣?

song 2023/01/12 檢舉 我要評論

2019年,一個坐在外賣箱子里6個月大的女孩,憑著一張笑臉在網上走紅。

那時正好是她的父親李園園送完外賣返回,她看到父親的身影,就從外賣箱子里探出頭來,向父親揚起最純真的微笑。

李園園見到女兒的笑臉,心都要化了,覺得自己再苦再累也都值得,便隨手拍下了他與女兒的美好瞬間。

那麼為什麼李園園要帶著這麼小的孩子送外賣呢?3年過去了,女孩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呢?

為孩子欠下外債

這個女孩名叫霏兒,她的父親李園園是一個90后。

李園園的家境比較貧困,小時候父母外出打工,把他交給了爺爺來帶。

老年人帶孩子大都比較關心孩子的吃穿住行,對學習問題是力不從心,所以李園園在國中畢業后就輟學了,靠著到處打零工來補貼家用。

他曾經進過廠,干過服務員,但是沒有一門技術又沒有學歷的他,一直都沒找到心儀的工作。

後來李園園發現送外賣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個行業門檻不太高,多勞多得,時間又自由一些。于是,他在2016年換了工作,成為了一名外賣員。

李園園送外賣的時候,經常會和飯店服務員楊合群打交道,一來二去,兩人漸漸聊出了感情,沒過多久就結婚了。

不過李園園和楊合群的家境都差不多,沒有很多錢,結婚的時候也沒買上房子。好在兩個人都能吃苦,小兩口每月拿出300元,租了一個不到10平米的隔間。

2019年,霏兒出生了。兩口之家變成了三口,10平米的小隔間變得擁擠了起來,李園園并沒有把女兒送回老家,而是一直帶在身邊。

伴隨著孩子的到來,這個家庭充滿歡樂,李園園為了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干得更起勁兒了。

可是無論父母再怎麼用心照顧,還是無法讓孩子無病無災。

在霏兒四五個月的時候,突發高燒,最高溫度達到了40度。小兩口匆忙地把孩子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后說霏兒得了肺炎,需要住院治療。李園園夫妻倆趕緊給霏兒辦理了住院手續。

在霏兒住院的一周時間里,為給霏兒湊醫藥費,李園園和楊合群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在外面欠了債,但是看到女兒一天天好起來,夫妻兩人就很知足了。

霏兒出院后,小兩口不得不為生計發愁。

孩子這麼小,奶粉、衣服、尿不濕哪個不需要錢?再說孩子不生病還好,萬一生病再去哪借錢呢?

愛孩子就多陪伴

李園園和楊合群商量了一番,小兩口決定一起打拼,為孩子撐起一片天。

李園園還是當外賣員,妻子楊合群換了一份在菜市場賣豬肉的工作。

兩人琢磨著,妻子工作的地方上午比較忙,那妻子工作的時候,他可以在家帶孩子,然后到了中午,他把霏兒送到妻子身邊,兩人輪班照顧孩子。

有人覺得6個月的孩子也太小了吧,為什麼要讓孩子跟著顛簸,送回老家不行嗎?

至于把孩子送回老家的問題。兩人壓根兒就沒想過。

因為李園園本身就是一個留守兒童,他能體會到留守兒童雖然渴望父母的陪伴,但是又對父母疏遠的矛盾感。

李園園說,他現在長大了,很少會跟自己的父親說話,他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長大后也跟他無話可說。既然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名父親,就要承擔起父親的責任。

李園園夫妻二人的這個決定,也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艱辛。

從此,李園園每天早上5點起床,為這個家做飯、打掃衛生、收拾家務,忙到9點時會帶著女兒跑一跑外賣。他準備了兩個外賣箱,一個在摩托車后面,放食物,一個在摩托車前面,裝女兒。為了女兒的安全,他騎車的時候也非常小心。

等中午11點的時候,李園園把孩子送到妻子身邊,正式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都忙到深夜再回家。

李園園說,陪伴孩子成長,也是自己成長的一個過程。以前的他什麼都不會干,現在的他不僅會做飯,還會給女兒扎辮子、教女兒畫畫。他還驕傲地說,女兒的第一片尿不濕還是他換的呢、比起總拿「我不會」當借口的父親來說,李園園真的做得很好。

當然,李園園的付出也是值得的。霏兒從小就跟他們兩個非常親近,也很懂事聽話。

在霏兒小的時候,李園園總是一手抱著霏兒,一手送外賣。等霏兒大一些,李園園就接一樓住戶和店鋪的單子,讓女兒在他的視線之內。

霏兒總是乖乖地等在摩托車旁,見到爸爸回來,送上歡迎的微笑。

有一次李園園看到女兒笑得那麼開心,便給女兒拍了一張照片。照片中霏兒小小的臉上掛著大大的微笑,特別治愈。這張照片也在網上火了起來。

不過走紅對這個家庭來說,并不意味著是一件好事,他們還因這件事,去了一趟派出所。

成為孩子的榜樣

霏兒的照片發布在網上沒多久,一篇以李園園和霏兒為主人公的小作文出現了,文中說霏兒媽媽拋棄丈夫和幾個月大的孩子跑了,丈夫無奈之下只能帶著孩子送外賣。

一時之間議論紛紛,不明真相的網友們都出來指責霏兒媽媽,在網上罵得也很難聽,這可給霏兒媽媽帶來了很大的困擾。

考慮了很久,李園園帶著妻子去派出所報了案。在媒體的幫助下,夫妻兩個人拍了一條澄清的視訊。

後來應網友的要求,夫妻兩個人還注冊了一個賬號,偶爾發一些三口之家的溫馨小故事。

在網上,越來越多的人得知了霏兒的情況,便提出要資助霏兒,但是這些都被李園園拒絕了。

有的人很不理解,接受資助能讓孩子生活的更好,小兩口也能輕松一些,李園園竟然拒絕,是不是傻?

其實想想也很正常,從李園園能選擇把霏兒帶在身邊,而不是送回老家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并不是一個怕吃苦的人,他只想踏踏實實,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致富。

即使後來他們一家三口有了流量,李園園也從沒想過靠消費女兒賺錢。

有童裝店找上門想聘用霏兒當模特,也被李園園拒絕了,他只是挑選了幾個小廣告接了一下。

2022年,李園園收到《越戰越勇》節目組的邀請,帶著妻女一起去北京錄制節目。

李園園在聊自己的經歷時非常樂觀,只不過在說到女兒的時候哽咽了起來。他說雖然他盡最大的努力陪伴在霏兒身邊,但是他對霏兒還是有愧疚的。

因為夏天帶著女兒送外賣的時候,大雨說下就下,他根本來不及拿出雨披來為女兒擋雨,看著女兒小小的身子在大雨中瑟瑟發抖,他的心里特別難過。

可能父母就是這樣,就算自己吃再多苦,受再多累,只要子女開心幸福,他們就滿足了。一旦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做父母的就像被剜心一般。

主持人安慰道,李園園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伴在霏兒身邊,這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

看到台上的霏兒緊緊拉著父親的手,可以勇敢自信地講話,也許這就是父親給她的底氣吧。

在霏兒長大的這三年里,李園園真的給足了她安全感。

李園園還在節目中為大家唱了一首《愛就一個字》。他也像歌詞中說的那樣「愛就一個字,我只說一次,妳知道我只會用行動來表示。」

父愛無言,但是父親的一舉一動都是對孩子一輩子的保護。

平凡的人也在努力地生活

現在3歲的霏兒已經進入幼兒園,過起了集體生活。在李園園發布的視訊里,我們可以看到小姑娘雖然備受父母的寵愛,卻一點都不嬌氣。她可以踩著板凳,在水池子旁刷碗,也能去路邊撿空的塑料瓶。

霏兒還會在父親出門的時候貼心的給他送上頭盔,在電梯里面幫他按電梯按鈕,在深夜開門的一剎那,跟他說「爸爸辛苦了。」

他們一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夫妻兩人靠著自己的勞動買了房子,有了一個屬于自己的溫暖的家。

其實李園園的經歷,也是我們眾多普通人的縮影,為了家庭我們也在風雨中前行。

隨著外賣行業的發展,像李園園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外賣員小鄒也是背著六個月大的孩子,在城市中穿梭。面對采訪他說,自己這麼拼,只不過就是想給妻子和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

49歲的外賣員張清桂,丈夫是商場保安,她帶著二年級的孩子,在外跑到晚上10點才回家。她看著在后座讀書的孩子滿懷愧疚,可是孩子卻很喜歡這種特殊的陪伴。

單親的00后媽媽小陳,在丈夫去世后,把孩子捆在胸前送外賣,有人問她遇到電梯停電怎麼辦?她笑著說,年輕人不爬樓誰爬......

有些人評論:「為什麼不請保姆照顧孩子?」「沒錢就不要生孩子!」「孩子跟著這樣的父母就是受罪。」

細想一下,誰也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月入過萬,也不可能保證沒有意外發生。如果有辦法,誰忍心讓自己的孩子在外奔波,至少他們的心是善良的,也盡自己所能給足了孩子愛和陪伴。

根據2022年的平均年薪來看,如果月入過萬就等于收入超過全國70%的人。這麼看來,我們也只不過是普通人中的一員,我們也在用自己的努力,為孩子撐起一片未來,希望每個人都能平安順遂。

@艾彌兒 說看了這個故事我還是挺感動的,也挺為霏兒感到開心的。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來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我以前其實不是特別理解這句話,因為我從小童年算是比較幸福的,也就說我是那個幸運的人,所以我不知道不幸運的人童年是什麼樣子的。

一直到最近這個疫情期間啊,就是很多人都囤藥囤抗原囤吃的,然后我才忽然發現我是一個不囤東西的人。我們家幾乎是連一盒完整的感冒藥都沒有。但是我有一個朋友,因為從小她不在父母身邊,就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雖然不是農村的也在城里。她跟我說她家常備的藥品價值都在1萬塊錢以上。

我說這麼多藥吃不完不都過期了嗎?她說過期了最好,用不上才最好,但是我也得囤著,過期了就換一批。這樣我才有安全感。然后我才忽然意識到,這是一個跟安全感有關的問題。

我聽過一種說法說,小時候跟爸爸特別親近的女兒,長大以后在財務上會特別有安全感。我感覺挺對的。因為我從小在我父母身邊,我爸爸對我很好,所以我就是長大以后雖然掙不了多少錢,銀行里也沒有多少存款,但是我心理上就特別有安全感,總覺得錢沒了我還能再掙來,從來都沒有那種焦慮和壓力。

加上最近幾年都在做一些情感方面的咨詢,接觸過的很多,在成年以后婚姻出了問題的,都是那種特別欠缺安全感的性格。然后聊的深入的時候,就會發現小時候沒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或者說父母太忙不能把他帶在身邊,就會造成他留下這種心理陰影,成年之后就會用一生去療愈自己的童年。

其實我們特別小的時候啊,對錢也沒有什麼概念,家里邊窮一點富一點,都覺得無所謂。我小時候家里也很窮,我那個時候就是特別饞,吃一根冰棍啊,都能饞上老半天,吃一個蘋果,都能高興老半天。但是我從來沒有那種覺著自己家窮啊,就很自卑的感覺。反而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很滿足。長大以后那個幸福的閾值也特別低,就直到現在我要吃到一頓好吃的飯菜,吃到一頓大餐,我都高興的不得了。

我覺得這些都是童年家庭完整,有父母陪伴在身邊,有人關愛的孩子才有的一種生活態度。

所以我覺得爸爸是送外賣的也好,媽媽是賣豬肉的也好,只要能夠陪伴在孩子身邊,尤其是最初的那幾年,這都是非常非常寶貴的財富,這幾年的陪伴就能療愈孩子的一生。

我特別喜歡孫燕姿唱的一首歌叫天黑黑,其實就是講我們在成年之后,會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難,會走過很多的分岔路,也會被傷害,被誤解,被騙。但是我們只要想起小時候曾經的被陪伴,被愛,被溫暖,就覺得有能量去面對這一切了。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