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街頭,一個賣麻油雞的小吃攤前每天排著長隊,還有人簇擁著給攤主拍照。
攤主只是一個後背佝僂的小老頭,正低著頭專心給客人打包,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有過路的行人停下來打聽,「這有什麼好拍的呀?」
有人回過頭,臉上帶有一絲得意和嘲弄,「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以前可是身價上億的大富翁。」
這個賣麻油雞的攤主就是昔日的旅遊業大亨郭正利。
他出生在地主之家,卻一夜之間家徒四壁。靠著創業發家,成為百億富翁。
50歲時迎娶日本首富之女,卻因投資失敗,欠下15億巨額債務,妻子絕情地棄他而去。走投無路之際,他向母親討要做麻油雞的秘方。
一個鍋爐,一個鐵皮小推車,在街頭支起攤位,做起了最簡單的買賣。
一碗麻油雞50塊,與15億債務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
想靠賣麻油雞還債,談何容易。
正在有人向他伸出橄欖枝,可以大顯身手時,他卻意外病逝,結束了這大起大落卻又不甘的一生。
1、家道中落
1957年,郭正利出生在臺灣一個大地主之家。他在家中排行老大,還有幾個弟弟。父親主外經商,母親主內經營家庭,一家人幸福美滿。
銜著金湯匙的郭正利,從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出門有司機接送,回家有保姆照顧飲食起居。
可就在8歲那年,家中迎來變故。父親由于誤信友人,替朋友做擔保。朋友賠了個底朝天跑了,欠下的債務也都壓在了父親身上。
為了還清債務,父親將家中房子、車子、所有值錢的家當全部變賣,一家人變成了真正的赤貧之家。
父親原本是事業有成的富家少爺,面對突如其來的落差,接受不了打擊,日日買醉,喪失了鬥志,棄妻兒于不顧。
母親沒了法子,只能帶著娃去投奔孩子的舅舅,舅媽打開門,看著拖家帶口的母親,灰頭土臉又窮酸,白眼都快翻上天了。
為了養活幾個孩子,以前養尊處優的母親,只能放下身段去飯店刷碗洗盤子。母親哪幹過這種粗活,大冬天,手洗得都開了口子。有時不小心碎了一個盤子,被老闆罵得臉一陣紅一陣白,還要忍著淚點頭哈腰的賠不是。
郭正利作為家中的長子,也明白了身上肩負的責任。才二年級的他就開始半工半讀。在街頭髮過傳單,也去酒店當過門童。
遭人白眼和受人辱駡,都是常事。童年的這段經歷,讓他從小就感到到了世間人情冷暖,也讓他有了不同年紀的成熟與老道。
弟弟們尚且年幼,不明白家道中落意味著什麼,但也明顯感受到了變化。加上長期寄人籬下,也學會了看人臉色生活。
再長大些,聽說從軍有補貼,郭正利便毅然決然地去參了軍,每個月都把補貼全部寄回了家。加上弟弟們漸漸長大,放學後也都去附近打工,艱難的日子總算有了好轉。
郭正利服完兵役回來,帶著一家人在外租了房子,從舅舅家搬了出去。
雖然不是自己買的房子,但好歹有了個屬于自己的小家,不用再過寄人籬下的日子。
什麼時候能給家人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家,成為郭正利心底最大的願望。他發誓要出人頭地,闖出屬于自己的一番事業天地。
2、去日本留學
隨後郭正利和家人商量,想去日本留學,但母親堅決反對。
因為留學費用高昂,目前家裡的情況也沒辦法給郭正利提供任何幫助。她不忍心讓兒子漂泊在外吃苦。
郭正利再三跟母親保證,一定會好好照顧自己,母親才勉強同意。
留學期間,所有費用都得自己解決。每天除了上課就是做兼職,剛到日本時,他日語說得不好,只能去端盤子。
從晚上六點開始,到11點結束。7塊錢一個小時,錢剛好夠一個月的生活費。
一次,聽同學說,在旅遊團帶遊客,工資很高。幹幾個月就能賺一年的學費。
他很心動,為此苦學日語。熟練精通日語後,他在日本的旅遊社找了一份導遊工作。這家旅行社專門接待遊客。
郭正利口才好,又會察言觀色,遊客們都很喜歡這個嘴甜人帥的年輕小夥子。若是遇到一些豪爽的遊客,還會偷偷塞給他小費以表感謝。
在旅行社工作的這段時間,郭正利賺足了學費和生活費。也因為經常跟遊客打交道,讓他了解到遊客的心理,消費習慣等資訊。
也讓郭正利第一次萌生出了開旅行社的想法,不過目前的經濟情況,讓他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當金錢支撐不住夢想時,唯一的做法只能腳踏實地,把當前的事情做好,日後再等待機會。
3、創業一炮而紅
留學歸來,回到臺灣郭正利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高雄白金飯店當門房小弟。
多年後,談到這份工作,郭正利回憶,「飯店一般都會包吃包住,那我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去,因為我們家地方小,我要先降低我家的基本開銷。」
郭正利對待客人尤為的熱情,加上日語流利,有眼力勁。遇到難纏的客人,別人搞不定。他過去三言兩語就解決了問題,很快就受到了領導的重視。
一次,公司內部派遣。優秀員工會被調到臺北五星級飯店工作,郭正利由于業務能力突出當選。
在那裡來訂房的遊客,非富即貴。每天和各種權貴打交道的郭正利,也因此增長了不少眼界和見識。
有一天,他接待了一個來自印尼的旅遊團。他和印尼導遊大姐聊天時,發現印尼遊客這邊訂房與日本遊客訂房,同樣的一間房相差了2千塊單價。
這讓郭正利嗅到了商機。沒有過多的思考,他便拿出全部的家當準備投身于旅遊事業。
他曾經有過在日本帶旅遊團的經驗,經常與遊客打交道的過程讓他明白,真正有消費實力的客人更多的是在乎旅遊的質量,而並非價格。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有經濟實力的遊客很多。但當地大多旅遊團為了吸引更多客源,打出的多是低廉的旅遊團。
雖說價格低,但服務質量、旅行體驗都很一般。
抓住市場空白的郭正利,1990年拿出8000塊,在開封街上租了一間9平米的辦公室,專門經營 日本的高檔旅遊業務。
三個員工、一個老闆,天喜旅行社就這樣正式開張了。
為了拉業務,他還花了600塊在報紙版面上投了廣告,寫下了廣告語,日本櫻花之旅,盡在天喜,並留了電話。
沒想到就是這一廣告,讓郭正利在創業初期就迎來了一波巔峰。
當時,正值春節假期,當地的遊客數量暴增,第一天就接到300多個諮詢電話,所有訂單全部銷售空。
開業的一炮而紅給了郭正利很大的信心,隨後他又印發了大量傳單,招了一些兼職員工在大街小巷散發,加大了在報紙廣告的投放力度,借此打響天喜旅行社的知名度。
郭正利能言善辯,服務周到熱情,加上對日本市場的充分了解,又開發出眾多高級定制旅遊服務。
短短幾年,天喜旅行社從眾多旅遊團當中脫穎而出,在臺灣市場站穩了腳跟,員工也從當初的三人變成了幾百人。
在人生最高光的時刻,創下了一天30個團,一年53億的驚人業績。
郭正利搖身一變,也從當初酒店的看門小弟變成身價40億元的大富豪,成為媒體口中津津樂道的人物,甚至還被稱為「日本精緻旅遊團教父」。
4、從高處跌落低谷
事業上蒸蒸日上,感情卻沒著落。
多年來,被外界稱為鑽石王老五的郭正利,身邊未曾出現過一個女人。于是,外界頻頻傳言,莫非郭正利不喜歡女人?
郭正利也懶理謠言。
直到2007年9月,50歲的郭正利在臺北用一場豪華隆重的婚禮,有力地回應了質疑,新娘是日本首富的千金新滝祥子。
婚禮的地址,還特意定在了郭正利曾經做門房小弟的喜來登酒店。
在場的賓客均是身價不菲的名門頂流,和旅遊業有頭有臉的人物。據說整場婚宴耗資1600萬,僅新娘頭上的白紗就花費了400萬。
郭正利攜愛妻在臺上為賓客獻唱,把氣氛推到[高·潮]。
身家過億的旅遊大亨迎娶財力雄厚的富家千金,在外界看來,是郎才女貌,門當戶對。
此時的郭正利,事業愛情雙豐收,儼然已成為大眾豔羨之人,真正走上了人生巔峰。
古人雲,失意休氣餒,得勢莫輕狂。
彼時高調的郭正利哪能料到,在婚後短短幾年,不僅事業兵敗如山倒,婚姻也未能倖免。
眼前房地產行業此時正高歌猛進,郭正利有些眼紅,他盲目踏入從未涉入過的房地產行業,也想借此撈金。可隔行如隔山,以門外漢的身份進入,幾乎是虧得傾家蕩產。
為了買更多的房產,他不惜以房產抵押借貸,再去買房的方式。期待著房價高漲,大撈一筆。
然而利滾利,很快就超過了郭正利的承受范圍,他想利用旅行團這邊的營業額去填補房地產那邊的窟窿。
可此時的旅遊行業並不景氣,營業額不斷縮水,窟窿越填越大,他掙扎在泥潭裡,越陷越深。最後難以補救。
然而,禍不單行,更糟糕的還在後面。
2011年,郭正利被捲入醜聞的風波。雖然事後經過官方澄清,但郭正利的名聲依然受到了猛烈的影響。
公司受到牽連,銀行拒絕給他貸款。
房地產投資失敗,郭正利因此背上了15億的債務。員工領不到薪水,旅行社人心惶惶。加上市場的衝擊,資金鏈的斷裂,很快天喜旅行社也倒閉了。
一夜之間,郭正平幾乎失去了所有。
債主接連找上了門,他明知妻子的娘家財力雄厚,可以將他從水深火熱的困境當中解救出來,可他卻始終開不了口。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畢竟他在風光時和妻子結合,如今落魄于此,憑什麼去要求人家與他同進退呢?
何況婚姻的本質不過是交易,如今變成了負債的窮小子,于別人而言,只是拖累。
沒過多久,妻子和他離了婚回了日本。
外界討伐他的前妻重利益、冷血。他卻為前妻辯解,是自己忙于事業,忽略了對婚姻關係的維繫,兩人結婚幾年,在一起吃飯的次數都沒有超過十次。這樣的指責對于妻子來說不公平。
更大的打擊是弟弟的去世。當初弟弟為公司做過擔保,因為自己,也讓弟弟郭國輝欠下了巨額債務。
他在遺書中感謝了哥哥的照顧,于一個清晨從自家的14樓*了下去。
弟弟的事情給郭正利帶來巨大的影響,他關掉公司,賣掉豪宅,想一走了之。
可他想起母親,又覺得這樣做太自私。
母親已是高齡,倘若丟下她,讓她一個老人如何去面對這15億的巨額債務?就算是為了母親,他也不能再有這樣的念頭。
5、東山再起
母親從小就告誡他,頭要低,腰放軟。
現在的他沒有本錢,只能從最簡單,成本最低的買賣開始。
母親做油麻雞有一套,他向母親尋得了油麻雞的秘方。在街頭,支起了小攤。名叫郭媽媽麻油雞。一碗麻油雞50塊,而債務卻是15億,他要賣多少碗麻油雞才能還清債務?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他原本就是吃過苦的人。這條道失敗了,換條路再來。哪怕是賣麻油雞,他也要做最好吃的麻油雞。他相信自己,照樣可以東山再起。
以前吃山珍海味,穿名牌,豪車接送的公司總裁,現在卻系上圍裙,和嗆鼻的油煙味兒打交道。
在擺攤的第一天,他就遇到了曾經開旅行社時手底下的員工。雖然他之前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但真正在這一刻來臨時,郭正利的臉漲得像豬肝一樣紅,尷尬地立在那裡,有些不知所措。
但沒想到那位員工跑到一邊,大聲叫賣:「麻油雞,好好吃哦,我買了二三十碗。」然後迅速跑開了。
聽到聲音的顧客成堆的往攤位這裡湧來,等郭正利忙完後,他抬頭一望,那位員工還站在遠處,呆呆地朝他笑著。
在採訪時郭正利回憶起這一幕,仍然沒忍住眼淚,覺得感動。
得知曾經公司的老大在街頭擺小攤後,員工們還自發組建了一個群,大家組團經常去照顧生意。還有員工為他打造了一個專屬的小推車,這樣在擺攤時如果遇到城管突襲,就可以推著小推車迅速撤離。
讓郭正利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收到了小推車。原來那位員工馬上就要出國,在出國之前,連夜為他加工趕制的。
雖然對于此時的郭正利來說,沒有了當初的風光與得意,但現在收穫的踏實和感動更讓他覺得心安。
即使是賣一份小小的麻油雞,他也把它當做一份事業經營。
有時遇到記者採訪,談起自己的麻油雞,他會有些自豪的炫耀,「你知道我家麻油雞的湯頭為什麼這麼鮮嗎?是因為我選的都是乾淨食材,就連一瓶小小的芝麻油都有嘗試幾百種,最後才選出最合適的一款哦。」
比起以前,他的身形消瘦了許多,但是精神頭依然十足。面對鏡頭,他依然樂觀又自信。從豬肉市場到料酒超市,他跟每個人的關係都非常要好。
他也有時間陪伴媽媽,當把麻油雞配送給別人,聽別人誇讚,「郭老闆,你的油麻雞很贊哦。」他是發自內心的滿足。
他還向債權人保證,剩下的債務他很快就能還清,只是需要一些時間,不過請相信他,會很快。
隨後他還開啟了麻油雞的加盟,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直至2015年,郭正利欠下的債務已經還了14.76億台幣,只剩下2400萬台幣。
此時也有幾家大型的旅行社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他一邊照看麻油雞生意,一邊準備進入曾經的老本行大展身手時,健康卻亮起了紅燈。
因肺炎進了醫院,在醫院呆了一個月後,于2016年11月10日病逝。
這仿佛是上天在故意跟他開玩笑,他明明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如果時間再多一點,他一定可以再創輝煌。
少年時,他從有錢人家的闊少年,變成無家可歸的窮小子。
從看門小弟白手起家,一路打拼成為旅遊業大亨,最後賠光家產,淪落成街頭小販。
從泥潭攀上雲端,又從雲端跌入泥潭。人生的大起大落,他都經歷了個遍。
哪怕身處絕境,他也仍憋著一股勁兒,在困境中努力掙扎生存,想要絕地求生,不放棄責任與擔當。
在他看來,天底下,沒有撐不過去的難關。
嘗遍世間冷暖心酸後,他反而比普通人多了一份豁達。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他回歸最平淡的生活。
守著母親和他的麻油雞事業,帶著東山再起的信念,撐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
大丈夫能屈能伸,才是真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