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劉思琦:16歲十指不沾陽春水「吃飯要喂」,1天揮霍46萬,保鏢陪同出行,媽媽狠心送鄉下生活,今脫胎換骨

song 2022/12/22 檢舉 我要評論

都說《變形記》是富人的遊戲,窮人的現實,自從這檔綜藝節目上映之後,層出不窮地呈現出了兩極化爭議。那些富家子弟,真的可以「改變」嗎?

窮人家的孩子們,真的能夠在接受殘忍的現實,回歸到平凡的生活中?曾經的「巨嬰」劉思琦,16歲母親餵飯,一天的開銷高達46萬,幾乎趕上了一年的收入,這位富二代脫胎換骨了嗎?

一場人性的考驗,揭開了兩個層次的生活。

劉思琦出生在一個優渥的家庭,父母早年間下海經商,也算是白手起家。因為自己吃過苦,父母對于女兒可謂是各種嬌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秉承著「富養」女兒的理念,讓她不會因為小恩小惠,就對待感情感恩戴德。夫妻兩個人很少回家,劉思琦也算是「城市留守兒童」,與鄉下不同的是,她生活得非常滋潤。

從小到大,她對錢基本上沒啥概念,十指不沾陽春水,甚至還有專門的部門,出行最多是6保鏢陪同,吃穿住行到16歲,都需要別人來餵飯。吃穿住行這些生活的技能,保姆可以給予引導,但是思想層面的欠缺,就是一個人最糟糕的事情。童年父母教育的缺失,是劉思琦最大的問題,物質上的給予更像是一個沼澤。

從小劉思琦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一個溫室中的花朵,不知道社會的險惡,更不懂得去尊重別人。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家庭條件優渥,她的身邊從來都不缺阿諛奉承的人,只要一個電話,分分鐘就有人鞍前馬後。富足的生活,是每個父母的嚮往,也是孩子的天堂,但是對于劉思琦來講,更像是一個人生的誤區。

花錢大手大腳的她,一天就可以揮霍數十萬,這些錢在她的眼中一文不值,她也不明白父母有多麼的勞累。 很多時候,劉思琦還會拿出來錢做小費,整個一個「闊少」。看起來劉思琦的生活讓人羡慕,實則畸形的價值觀,已經長成了參天大樹。為了挽回女兒,拯救她的人生觀,劉思琦的父母聯繫到了《變形記》節目組。

希望通過刻苦的體驗,讓她明白當下的生活,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人生如此短暫,應該好好地珍惜,兄弟姐妹之前,應該是濃濃的親情。因為一個冰淇淋,就動手打弟弟,劉思琦將親人視為敵人。認為弟弟剝奪了家庭地位,著實讓人無法理解,這個小女孩,怎麼就變成了這般冷血的模樣。

窮是一個人內心最好的洗禮,唯有走到那一步,才可以感受到生活的艱苦,以及曾經的美好。

節目組了解到劉思琦的狀況後,為她安排了「交換」。對于一直生活在幸福中的人來講,吃苦就像是心靈的碾壓。劉思琦得知這樣的消息,內心是一百個不情願。但是胳膊扭不過大腿,還是被送去了山區。

當劉思琦準備參加節目的時候,身旁的好友、親戚,送來了不少的溫暖。

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女孩子,人生已經病態。各種生活用品為她籌備,劉思琦非常的開心,殊不知真正的歷練,就是放下過去的一切。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甚至登機的時候,劉思琦的父親還給了女兒一大筆錢,以備不時之需。

劉思琦就這樣,懷揣著一顆不安分的心,走進了她人生的另外一個世界,是她從未見到過的地方。

到達農村之後,節目組要求上交「沒用」的生活用品,就連化妝品也直接被沒收。這對于劉思琦來講,就是一件要命的事情,當時與節目組發生了爭執,場面非常激烈,有興趣的人,可以觀看一下原視訊。

而劉思琦在最終破例帶著化妝品進了村,但是到了居住的環境,她無法忍受,一直鬧著要回家。不得不說,這樣的情緒,是每個人預料之中的事情,城市的主人公,就沒有心甘情願的人。

為了回家,劉思琦不吃不喝,甚至和節目組對抗,最終一番折騰下來,她選擇了既來之則安之。

一景一物的人情觸動,讓劉思琦整個人性格扭轉了不少,了解到別人的生活後,她感歎父母的艱辛。她開始早出晚歸的工作,為了「鄉下爸爸」過的好一點,憑藉勞動力賺來的第一桶金,為家庭奉獻力量後,她笑的很開心。

雖然也是因為錢開心,但是收穫到的是不一樣的感受,這個女孩迷途知返,整個人脫胎換骨。

錄完節目之後,她給家人做了一桌子豐盛的菜,就在母親喂她的時候,劉思琦選擇了拒絕。她經過這一遭,成長了很多。整個人過起了獨立的生活,如今的她體貼,成為了父母的小棉襖,也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後來她從事起了服裝行業,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世界頂級學校,這位「巨嬰」,通過一場旅行找回了自我。

生活物質是基礎,並不是主旋律,劉思琦的蛻變,值得每個人深思。環境造就了人,還是人改變了環境。當下的社會中,依然有「啃老族」的存在,這與「巨嬰」有什麼區別,變相的依賴,就是一種墮落。富生良心,窮就應該墮落嗎?

如今的劉思琦,常常曬出自己與弟弟的照片,這一場洗禮,淨化了她的世俗,也算是一樁幸運的事情,但是對于鄉下的孩子來講,似乎就沒有那麼的簡單,對此你們怎麼看?

謝謝觀賞,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